七大洲四大洋经纬度分布图
1、南极洲的经度范围跨360°,纬度范围从62° S以南,是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洲。太平洋的纬度范围从北纬65到南纬65,经度范围从105° E(南海)到75° W(南美洲西海岸)。大西洋的纬度范围从北纬65到南纬65,经度范围从100° W(墨西哥湾)到40° E(黑海)。
2、太平洋:面积最大,平均深度最深,平均水温最高,岛屿最多。 大西洋:形状呈S状,航运最繁忙。 印度洋:洋流受季风影响而变化,是四大洋中唯一处于东半球的大洋,石油运输量最多。 北冰洋:面积最小,平均深度最浅,平均水温最低,岛屿最少。 亚洲:面积最大。 非洲:气候最热。
3、亚洲:东至杰日尼奥夫角(西经169度40分,北纬60度5分),南至皮艾角(东经103度30分,北纬1度17分),西至巴巴角(东经26度3分,北纬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东经104度18分,北纬77度43分)。
4、七大洲四大洋轮廓图如图所示:七大洲:按其面积大小依次划分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经度与纬度怎么换算?比如北纬39°26′。
1、经纬度的换算:经纬度通常可以用小数形式表示,其中1度等于60分,1分等于60秒。例如,北纬39°26′可以换算为34333度(39 + 26/60)。 特殊纬线:赤道、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南极圈和北极圈是特殊的纬线。赤道是纬度为0度的线,将地球平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
2、换算时,需要将经纬度的小数部分逐次进行转换。例如,对于经度或纬度的小数部分,取其作为分钟数,小数部分的小数再乘以60转换为秒数。具体步骤如下:整数部分即为度数;小数部分的第一位即为分数部分,取该小数乘以60;小数部分的第二位之后的数字再乘以60转换为秒数。
3、经纬度换算的方法是将度(D)、分(M)、秒(S)转换为十进制度数,或将十进制度数转换为度、分、秒格式。要将度分秒转换为十进制度数,可以使用以下公式:十进制度数 = 度 + 分/60 + 秒/3600 这个公式通过将度、分、秒都转换为以度为单位的数值,从而得到一个十进制度数。
4、经纬度的具体化方法:- 北纬N39°34′195″:39 + 34/60 + 195/3600 = 35708181173 - 东经E116°34′518″:116 + 34/60 + 518/3600 = 115811614825 经度的划分:经度总共分为360度,每15度为一个时区。0度经线,即本初子午线,是第一个进入新一天的地方。
地球上的经度和纬度是分别是地球仪上的横线还是竖线
1、地球仪上面的经度是南北向的(竖线),纬度是水平方向的,与赤道平行的线(横线)。
2、区分经纬线: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与经线相垂直的线,叫纬线。在直线型的经纬网图上:横线是纬线,竖线是经线—即横纬竖经。在非直线型的经纬网图上:互相平行的是纬线,不平行的(已相交于南北两极点或会相交的)是经线。
3、地球仪上的经度是以南北方向排列的,类似于竖线。而纬度则是水平方向的,与赤道平行,类似于横线。经度和纬度构成了地球坐标系,帮助我们定位地球上的任何位置。经度是从格林尼治天文台正午子午线开始,向东西方向延伸,分别称为东经和西经。每个经度间隔为15度,共划分成360度。
4、经纬线在地球仪上表现为不同的线型。横纬竖经,即横线代表纬线,竖线代表经线。在标准地球仪上,经纬线通常为直线,纬线平行且不与经线相交,而经线则垂直相交于纬线,每个经线圈都将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 经线的特点有哪些?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又称本初子午线。
5、经度竖着的,纬度横着的。地球仪上,横向表示纬度线,纵向表示经线。经线不同,造成各地的时间差异。纬度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带,气温从赤道向南北极递减。北半球越靠近北极越冷。特殊的:赤道是0度纬线,0度经线穿过英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180度经线纵向穿越太平洋。
6、区分经度和纬度横竖的方法:横纬竖经,即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都是纬度,与赤道垂直的都是经度。以下是关于经度和纬度的具体区分:经度: 方向:经度表示东西方向,通过某地的经线面与本初子午面所成的二面角来确定。 起点:本初子午线为经度的起点,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