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缩脾?吃什么中药或是哪里有有名望的中医能治疗?
1、建议到医院做系统检查后,再找肝病专科医生开药。中药治疗:中医治疗主要采用以活血化淤为主的软肝缩脾汤,主含土元、鳖甲、三水蛭、穿山甲、软肝草等虫类及活血化淤药,对于软肝缩脾、抗肝纤维化有很好的效果。
2、临床观察中药治疗肝腹水:即运用院内中药制剂,采用“中成药复方疗法”扶正祛邪为基础的整体治疗,结合汤药通过口服及高位保留灌肠或低位保留灌肠法辨证施治,增强疗效。
3、补益中气+活血化瘀+攻毒凉血三类中药合用效果比较好!大补中气可以提高病人的机体免疫力,增强消化道的吸收功能,增加病人的食欲,刺激肝脏独立合成蛋白的能力。与活血化瘀类药物合用,可,有益气化瘀、软坚散结、凉血攻毒、改善肝部或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吞噬细胞功能、保护肝细胞,逆转肝硬化、肝纤维化。
4、药物治疗 肝硬化晚期也同样可以选择药物治疗,在保证肝脏不再出现病变的情况下,也不可以病急乱投医,随意的服用药物,因为胡乱的服用药物就会导致肝脏的负担更加的严重,也没有办法促进肝脏的恢复,导致并发症的出现。
脾大吃什么药
慢性感染性疾病主要见于慢性病毒性感染、慢性疟疾等,在药物治疗上病毒感染可给予阿昔洛韦、利巴韦林以及干扰素等。细菌感染可给予头孢类抗生素、青霉素等,立克次体感染可给予红霉素、四环素等。寄生虫感染可给予阿苯达唑片等驱虫药物,慢性病毒性感染可以及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疟疾可给予青蒿素等药物治疗。
对于感染引起的脾大,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当感染得到控制后,脾脏可能会缩小。 对于血液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等引起的脾大,需要针对这些疾病进行特殊治疗,如化疗等。随着病情的好转,脾脏也可能缩小。
中医治疗脾大主要采用以活血化淤为主的软肝缩脾汤,其主要成分包括土元、鳖甲、三水蛭、穿山甲、软肝草等虫类及活血化淤药,对于软肝缩脾、抗肝纤维化具有良好的效果。一般情况下,脾大不超过0CM的病人在用药1—2个疗程后,脾脏均可回缩至正常大小。
中医如何治疗肝硬化脾大?
1、中医在治疗肝硬化脾大上常用中药:通络软坚胶囊,益气健脾、活血通络、化痰软坚。用于脾气亏虚、痰瘀阻络所致的肝积,症见乏力、纳差、肋下积块、两肋不适、隐痛、面色晦暗、手掌赤痕、蜘蛛痣、舌质紫暗等。肝硬化、脾大、门脉高压症、特发性门脉高压、肝纤维化及蛋白异常等见上述症候者。
2、从中医辨证来说,属于肝郁脾虚,气滞血瘀,络脉闭阻,久而化热,用疏肝化瘀、理脾调气、和脉达络的方法给他治疗,并在在药方中加入了荆三棱,蓬莪术,炒二丑各,赤小豆,干百合,瞿麦,扁蓄,云苓皮,金匮肾气丸等中草药和中成药。叮嘱他水煎温服,早晚各1次。
3、在治疗慢性肝炎及肝硬化引起的脾肿大时,可以考虑使用中药方剂。其中,太子参15克、生黄芪15克、丹参30克、郁金10克、焦山楂30克、夏枯草15克、山栀10克、草河车10克、连翘10克、积壳10克、板蓝根15克,这些药材具有补气养血、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功效。
4、肝硬化合并脾大是临床常见疾病,其治疗主要围绕病因控制和对症处理。除了抗病毒治疗,针对纤维化进行干预也十分重要。目前常用的抗纤维化药物多为具有中药性质的制剂,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状态、改善肝脏微循环、抑制肝细胞凋亡等方式,有助于减轻肝纤维化,改善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
5、丹参:现代药理证明,丹参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如改善微循环障碍、改变血液流变状况、抗凝、抗炎、耐缺氧、提高免疫功能等。适用于气滞血瘀兼有血热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肝硬化、脾大,兼有低热、烦躁、失眠、胁痛、痈肿疮毒等)。
6、脾肿大一般进行病因治疗,有脾功能亢进或门静脉高压所致。肝硬化时就易出现脾大和脾功能亢进的,需查肝脏功能和病毒含量,如肝脏功能有问题就需保肝降酶,如病毒含量高就需吃抗病毒的药物。肝硬化且脾大这可以只用中药对症组方治疗就能达到控制肝硬化的发展甚至可以解除早期肝硬化的同时达到缩脾的目的。